热线电话:15762626256

行业新闻

假融合?懒融合!电视台扛不住了

作者: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日期:2019/9/10 9:07:15 人气:178 标签:

导读五年来,传统媒体融合产生了一些“假融合”的做法,与其说是“假融合”,不如说是“懒融合”,敷衍了事进行改革。面对一个又一个新挑战,传统媒体还接得住、扛得住吗?

近期,关于《这样转型的电视台不是融媒体!的文章风靡,此文算是对五年来传统媒体融合成果的一次阶段性拷问,痛诉了“假融合”的做法。与其说内容的照搬与拆分是“假融合”,不如说是“懒融合”,是应付了事的改革。


而内容只是传统媒体融合最基础的表层,深入肌理与骨骼的是产品、人员、架构、管理、技术层面的一个又一个挑战,传统媒体还接得住、扛得住吗?


融媒产品设计的出发点错了!

有专家学者认为,手机台的时代中国就已经进入到了媒体融合的进程当中,但从“有没有搬运内容”的角度来说,手机台就是电视台的手机网页终端,没有任何纯网生内容,连短视频预告片、片花都是拿节目、电视剧剪辑来的。


手机台的时代很快因为智能手机的出现被电视台的视频APP取代。到目前为止,电视台做视频APP的基本都折戟沙场,仅存单兵干将一枚,那就是芒果TV。存活与否,产品化、差异化是核心的竞争生存筹码,但最根本的还是定位问题。

当从希望弥补用户没时间看电视的角度来设计APP的时候,整个出发点就错了。我们不是要让自己的APP抢占自己电视频道的收视,相互消减,而是要做加法,必须独家、原创、自制,把APP变成新舞台、孵化器,让它的团队成员在内容创意上、产品上、项目上保持独立制作的能力,培养纯网生力量。

同时与电视台适度融合。怎么融合?统一的符号、标签、色系,清晰的品牌标识度,芒果是湖南的文化品牌,这一品牌与用户的连接平台包括电视频道、视频网站、手机视频APP以及芒果官方微博、微信、大鱼号等,形成一个媒体矩阵,这是根系上的融合一体,在某些内容上统一分发,又适度保持自身的特性。

每次调整都存在人员流失!


记者在多次采访中都会问到一个问题,“有没有人不支持改革?”这是一个确实让传统媒体领导长吁短叹的问题,“每次调整都有一些人离开。”甚至有的受访人会回答“有点能耐的都走了。”好像连留下来的人都没那么有信心和斗志了。树还没倒下,“猢狲”心先散了。为什么要离开?可能不是悲观失望那么简单。

从管理者角度来说,机构改革背后是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比如,今年几个频道的整合,某频道作为一个专业上星频道彻底消失了,连专业门类都变了,另一个专业频道的领导成了一把手。尴尬的同时,当事者可能更关心,少一个频道就少了一个一把手的位置,这该何去何从?


记者曾经全面专访了几家频道整合后主要领导的工作思路,适应新环境、迅速了解并抓好现有业务是当务之急,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快速挑担子的能力。当然,整合之后也有一些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做了一份养老的闲职,对于能力不强、脑力体力都不够的人来说,不庸职、不赶鸭子上架对整个部门就是一种拯救。

当然,紧迫形势面前,一些媒体用人的“残酷”暴露出来,比如普遍存在的非正式劳动关系、临时工、同工不同酬等现象,首先清理的也是这一批人。本来一些人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取得“正式在编员工”资格,而媒体每天都在考虑能不能先养活人在前,谁还顾得上编制?因此,有些人作为媒体的非正式人员只是混个资历。

改革最基层的地方媒体,其从业人仍然摆脱不了沾亲带故的关系网,升官发财、资源互利、亲眷安插等问题在改革的利益重新分配面前再次出现,提拔谁不提拔谁,让谁稳居后台做官、让谁冲锋陷阵一线都有顶层指挥者的考量。这种“人情关系潜规则”不根除恐怕很难从根本上用好人。

此外,还存在很多普通员工收入待遇不佳、不能适应新岗位、不愿意学习、不敢接受挑战等问题。传统媒体的改革实际上是逼着传统媒体人快速提升自己,很多人轻松的日子过多了,就经不起波澜、抗不了跌打了,易倒伏。因此,改革中最基础的普通人员调整,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心理建设,这一点决定了人心稳不稳。


媒体千变万化,任何行业也都在快速迭代,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需要创造价值、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人,在任何时候恐怕都很难安享一隅。改革大潮下,与其悲观坐以待毙,不如长长本事、学点新东西,提升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新能力,岗位调整了你容易抓到去优质岗位的机会,起码不管去哪个地方都能发挥一些作用。


内部机构整合表面完成实质割裂!

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记者希望联系东部某省份广播电台进行采访,便通过该省电视台的朋友进行联络,对方回答“彼此没有联系,不熟。”第二次,记者向该广电机构战略部送去调研函,收到的回复也只是电视台的内容,对方表示不负责联络其他,所谓集团的战略部仍然停留在电视台本身。

不只是地方电视台与电台之间,该广电集团的媒体融合一直到今年下半年才进入实质性整合阶段,由于在几年前其成立了新媒体集团,单独来做新媒体的平台,传统的电视台、电台仍然停留在传统业务层面,新媒体集团与其没有联系。割裂、没联系、各干各的,仍然是一些大媒体集团存在的问题。



这种情况导致了内部的无组织、无序竞争,也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人员的流动性差、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很难协同工作,对于外部的信息不能自上而下,很难贯彻全集团全局,很难在整体上形成竞争合力。实质上,越是大集团内部,动脑筋想想如何进行业务关联,越有可能创造新的机会。

今年,上海电视台分散在各个频道和部门纪录片力量集中起来,进入了纪录片中心,统一对内制作内容,多频道播出,也统一对外合作,避免了内部的恶性竞争。同时,东方购物频道与上海都市频道产生内部的互惠合作机制,都市频道热门节目会推销购物频道的产品,借助地方粘性强的热门节目,东方购物为拉升销售业绩创造了可能。


技术外包严重,流于花钱省事!

“外包”是传统媒体多年发展以来,不缺钱图省事的一种做法。记者曾经报道撰写过“传统媒体习惯外包,滋生一身懒癌”的文章。现在,这种做法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人能力不够是最根本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当前热炒的5G、融媒黑科技、虚拟现实、超高清等词汇,也成为很多传统媒体在拿到“救助性”拨款之后,追着花钱的地方。


某城市台曾经获得政府一次性5000万拨款,大部分钱都花在了设备改造上,其中超高清演播室造价千万、转播车也达千万。而这些设备的提供商以国外厂商为主,近几年,欧美厂商在技术设备展上订单一直很好,合作者不乏国家级电视台。


新媒体平台比如APP、网站,办公平台比如全新的OA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法务系统,这些具备一定数据含量的东西,也在企业提升信息化建设而主动花钱的情况下加入了外包。还有一些花小钱的地方,比如借助智联招聘平台进行校园招聘、借助教育软件进行员工培训等等,人力不足、能力不够是一方面,懒于培养解决需求和问题的人,这是长期靠外包的最根本阻碍。

给改革“揭短”不是笑话改革不好,而是帮助传统媒体在转型中发现问题和不良经验,痛彻领悟一些根源性问题,推动一些思路的转变、做法的改变,让改革进行得再彻底、猛烈一些吧。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独家

本文网址:http://nextradio.com.cn/xingyexinwen/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