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5762626256

行业新闻

"加快”“深度” 总局新政如何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最后一公里”指路?

作者:网站管理 来源:看电视 日期:2020/12/1 8:49:43 人气:64 标签:

   11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的加快推进作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十年的时间里,各级广播电视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融合之途,与之相对的,媒体融合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关于媒体融合的国家层面的指示性文件,在这几年里接连发布。从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如今的《意见》,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过程中,陆续发布的相关政策就像一座座界标石,引导着身处其中的媒体机构,一步步淌向深水区。

   此次意见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对广电媒体融媒发展的时间规划:力争用1至2年时间,新型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信息和服务聚合能力、先进技术引领能力、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用2至3年时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取得实质突破。


   “1至2年时间”“2至3年时间”,这样的短期规划和时间节点要求说明广电媒体的融合已经走到了“最后一公里”,《意见》可以称得上是中央层面持续对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定义、促动、推动的一个关键性文件,也是为融媒建设开拓突破之路的政策性推动文件。

   “媒体融合”已经不能是概念、是探索、是尝试,而是已经到了需要将其切切实实地推行落地、真真正正地完成建设的战略任务。

   稳固舆论主阵地

   建设强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媒体变局以及观众需求日新月异,广电作为传统媒体,曾在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下一度处于舆论引导的弱势地位。但在多番改革的阵痛之下,我们看到广电媒体逐渐在新媒体渠道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一步一步攻城略地,推出的诸多新媒体产品、移动端APP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融媒发展的一大根本,就在于把握好主流舆论阵地,为此,建设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十分重要。《意见》指出,广电媒体需要以互联网思维优化媒体资源配置,加快把分散的、优质的资源要素向互联网主阵地聚合、向移动端倾斜,大力建设新型传播平台,完善全媒体传播格局,协同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塑造全媒体知名品牌。

   在广电媒体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意见》要求各级广电优化媒体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整合采编制作力量,构建集约高效的新型采编制作播发流程,建立全媒体指挥调度体系。同时用好市场机制,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增强自我造血机能,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在管理体制方面,《意见》所指在于推动广电媒体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支持先行先试、应用示范,发挥榜样作用,把推进深度融合发展成效纳入广电机构领导班子和个人考核体系,推动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

   《意见》的发布为融媒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九部分中,《意见》既强调了强化党的领导、加强督查指导的重要性,也积极倡导财政资金以及财税优惠政策对广电发展建设的扶持,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扶持引导,面向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和改善政策供给。


   广电媒体的融媒改革根本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改革,而是在生存之外,扩张自身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势力,在充分了解国内外舆情、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起到引导舆论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媒体融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广电媒体人头上的几年时间里,广电人不断摸索着前进,探索建设出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融媒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是融媒发展经历快速发展、进入瓶颈期之后,打破天花板,取得下一步建设成果的重要部分。

   走好群众路线

   强化内容供给

   新时代的广电融媒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大众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避免闭门造车。

   媒体应该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广电体系需要持续提高服务能力水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曾表示,“服务群众”功能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同志在互联网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发展。新时代的广电媒体工作,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要将媒体融合置于社会治理的语境中加以考察,打造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

   全媒体环境下的融媒体平台,应该是连民心、接地气的信息枢纽,是人民群众获得网信发展实惠的最好途径。需要改变话语体系,以大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内容传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并大力推行“开门办台”,用好客户端、用户社群、网络问政等联系群众平台,降低群众参政议政的门槛。

   具体到内容层面,加强内容建设供给也是广电融媒发展的一大重点。主流内容和价值观的宣传总是天然带有严肃性,如何用新方法讲好故事,提高亲和力表现力感染力,是摆在广电内容创作面前的一大挑战。

   《意见》中对内容方面的指导意见,主要集中在创作精品内容、供给高新视听内容、开发利用版权三个角度,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内容生产需要在这些方面避免失焦,如此才能更好的通过内容对观众、对社会产生影响。


   重技术、用人才

   广电融媒发展的硬件基础

   相较于纸媒,广电媒体本身具有一定技术门槛,其融合发展之路必然离不开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持。融媒建设的几年时间里,各级广电在搭建“中央厨房”、添置新技术设备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在如今5G到来以及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传媒环境中,广电媒体的技术属性被进一步放大。

   强化先进技术创新引领也是《意见》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强调四个层面:加快升级传播体系,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保持对新技术的战略主动。


   这四个层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方面在于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要求广电媒体深入实施“智慧广电”战略,推进广电新基建以及5G应用,加快有线、地面无线、卫星等相互融通、智能协同,构建新型传输覆盖体系,形成广播通信协同、大塔小塔联动、有线无线融合、大中小屏互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和用户服务体系。


   其次在于需要高度关注新技术发展与行业态势,保持引领性。这主要表现在,要建立行业大数据基础信息平台,打通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播之间、视听节目制作传播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大力实施“广播电视迭代行动计划”,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智慧广电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全面结合,形成更具社会勾连性质的组织结构,搭建社会整体的信息传播系统。

   行业变化激烈,技术日新月异,颠覆性技术出现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变革的窗口期迫近,若不能抓住这一机会,将会面临被时代抛弃的困境。广电媒体更需要深入研究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的技术变革,主动跟进、兴利除弊、为我所用,防范新技术应用引发风险,确保技术和内容安全。

   技术之外,广电融媒发展的另一大硬件在于人才储备。媒体需要产出内容,而相较于其他实业来说,“人才”对于媒体行业来说更加重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媒体建设人才严重流失,低门槛带来的信息主体的良莠不齐加剧着从业者的污名化,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面临着严重危机,推动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在这决胜攻坚的阶段显得更加重要。

   对于从业者来说,新闻职业具有的双重价值,一方面表现在精神价值上,一方面表现在实用价值上。媒体机构想要吸引高精尖人才,就必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发展机制上,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物质基础。

   《意见》中,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指示集中在第19至21条中,一方面在努力改善媒体从业人员的待遇和机会,另一方面在提升媒体人才的专业水平,着重表现对吸收、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性。


   主要的指导意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新人事和分配制度,健全成就、机会、报酬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通过聘用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激励多劳多得、优劳多得;

   二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破职位、职称的身份垄断,对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等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同时将政策惠及基层,通过对口支援省市“传帮带”、合法兼职创业等积极措施,加快改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专业人才匮乏状况。

   三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培训供给,分层分类、按需定制,提高培训效能。建好用好专家库,大力培养青年业务骨干、复合型人才,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机构规范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壮大行业人力资源储备。

   广电融媒发展的挑战严峻,对全媒体人才的职业素养也必然会有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有基本的新闻采编能力,还需要扩展能力边界,掌握更多的技术和更新的观念,拥有更加适合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思维观念、运营技巧以及技术能力。媒体行业对于“人”的依赖性是根深蒂固的,在内容的重要性被愈发放大的当下,建设、完善人才系统至关重要。

   从2014年到如今,中央层面发布的意见指导文件中的关键词从“推动”“进一步加快”“加强”到如今的“加快推进”,见证着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一步步走向深水区。《意见》的发布,说明当前的媒体融合建设进入新阶段,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意味。

   我们离万物皆联、万物皆屏、万物皆媒还有多远,媒体融合进程在其中起到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意见》将会在推进媒体融合议程中起到坚实的指引指导作用,而这对于行业来说,也意味着不能满足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而是需要大刀阔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中。  

来源:看电视

本文网址:http://nextradio.com.cn/xingyexinwen/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