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15762626256

技术文章

微波波段的命名由来

作者: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日期:2019/7/18 11:55:52 人气:55 标签:

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其上雷达布置清晰可见 迄今为止对雷达波段的定义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较老的一种源于二战期间,它基于波长对雷达波段进行划分。它的定义规则如下:

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在主要使用3cm电磁波的火控雷达出现后,3cm波长的电磁波被称为X波段,因为X代表座标上的某点。

为了结合X波段和S波段的优点,逐渐出现了使用中心波长为5cm的雷达,该波段被称为C波段(C即Compromise,英语“结合”一词的字头)。

在英国人之后,德国人也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 ,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最后,由于最早的雷达使用的是米波,这一波段被称为P波段(P为Previous的缩写,即英语“以往”的字头)。

该系统十分繁琐、而且使用不便。终于被一个以实际波长划分的波分波段系统取代,这两个系统的换算如下。

原 P波段 = 现 A/B 波段

原 L波段 = 现 C/D 波段

原 S波段 = 现 E/F 波段

原 C波段 = 现 G/H 波段

原 X波段 = 现 I/J 波段

原 K波段 = 现 K 波段

我国现用微波分波段代号:

波段代号

标称波长(cm)

频率波长(cm)

波长范围(cm)

L

22

1-2

30-15

S

10

2-4

15-7.5

C

5

4-8

7.5-3.75

X

3

8-12

3.75-2.5

Ku

2

12-18

2.5-1.67

K

1.25

18-27

1.67-1.11

Ka

0.8

27-40

1.11-0.75

U

0.6

40-60

0.75-0.5

V

0.4

60-80

0.5-0.375

W

0.3

80-100

0.375-0.3

我国的频率划分方法:

名称

符号

频率

波段

波长

传播特性

主要用途

甚低频

VLF

3-30KHz

超长波

1KKm-100Km

空间波为主

海岸潜艇通信;远距离通信;超远距离导航

低频

LF

30-300KHz

长波

10Km-1Km

地波为主

越洋通信;中距离通信;地下岩层通信;远距离导航

中频

MF

0.3-3MHz

中波

1Km-100m

地波与天波

船用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中距离导航

高频

HF

3-30MHz

短波

100m-10m

天波与地波

远距离短波通信;国际定点通信甚

高频

VHF

30-300MHz

米波

10m-1m

空间波

电离层散射(30-60MHz);流星余迹通信;人造电离层通信(30-144MHz);对空间飞行体通信;移动通信

超高频

UHF

0.3-3GHz

分米波

1m-0.1m

空间波

小容量微波中继通信;(352-420MHz);对流层散射通信(700-10000MHz);中容量微波通信(1700-2400MHz

特高频

SHF

3-30GHz

厘米波

10cm-1cm

空间波

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3600-4200MHz);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5850-8500MHz);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国际海事卫星通信(1500-1600MHz

极高频

EHF

30-300GHz

毫米波

10mm-1mm

空间波

在入大气层时的通信;波导通信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本文网址:http://nextradio.com.cn/jishuwenzhang/790.html